< >

报告讲座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报告讲座 >> 正文

“越读汇”第12期:黄朴民教授讲授《孙子兵法》战略思维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日期:2025-10-22    来源部门:图书馆     点击次数:

  10月21日晚,图书馆“越读汇”第12期活动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我校“鉴湖学者”特聘教授、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黄朴民教授受邀主讲,以《孙子兵法》为核心,深入解读其战略思维及当代价值,1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沉浸式感受古典军事典籍的智慧魅力。

  讲座开篇,黄朴民教授巧妙以热门剧集《狂飙》中“高启强读《孙子兵法》” 的争议性话题切入,迅速聚焦听众注意力,引发关于经典名著现代解读的深度思考。他指出,与儒家、道家典籍不同,《孙子兵法》属工具理性范畴,其应用效果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动机;同时强调,学习传统文化需注重系统性与整体性,应先以儒家思想奠定人生价值底色,借道家智慧提升精神境界,再通过《孙子兵法》掌握战略思维与实践能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典浩如烟海,而《论语》《道德经》《周易》与《孙子兵法》,是支撑中华文化殿堂的四根核心支柱。”黄朴民教授指出:《孙子兵法》全文仅6000余字,却构建了完整的战略体系。他系统梳理书中13篇的核心内容,结合 “田忌赛马” 的谋略智慧、“甲午海战”的历史教训、“官渡之战”的战略决策,再辅以自身生活实例,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典籍中的深层思想内涵转化为可感知的现实启示。

  “运用逆向思维看待事物发展,对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黄朴民教授特别强调,逆向思维是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的关键。他通过“听从指挥”与“君命有所不受”、“修道而保法”与“施无法之赏”、“痛打落水狗”与“穷寇勿迫”、“全胜至上”与“并敌一向”四对古代军事辩证关系,结合当代社会场景,深刻阐释了逆向思维在打破认知局限、优化决策中的重要价值。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中美竞争中的战略思维应用”“《孙子兵法》与战争残酷性的关联”等问题提问,黄朴民教授耐心解答,观点独到且兼具深度,引发现场阵阵思考。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黄教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在经典智慧与现实问题的碰撞中,让听众既领略了《孙子兵法》的千年魅力,也学到了可应用于生活与学习的战略思维,现场反响热烈。

  黄朴民教授为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三室副主任,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学院执行院长、图书馆馆长等职,现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在传统文化与军事战略领域造诣深厚。


文字:张丽丽 编辑:赵晗宇 张冉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