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园速递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速递 >> 正文

绍兴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暨第四期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活动在我校举行

发布日期:2025-11-11    来源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次数:

  11月5日上午,绍兴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暨第四期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活动在我校铁城科教馆报告厅开幕。本次活动由绍兴市教育局主办,我校承办,绍兴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绍兴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等协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

  绍兴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于军,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宋浩成,绍兴市教育局党建处处长胡波,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赵新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绍兴各区县(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绍兴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组组长陈红主持开幕式。

  于军在总结讲话中肯定绍兴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前期成效:市委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将相关项目纳入规划;挖掘越地资源打造特色课程,形成可推广经验;建强师资队伍,高校马院实现全覆盖。同时指出品牌辨识度、红色资源融合度等存在不足,并部署未来工作:优化共同体建设,打造特色思政“金课”;统筹联动完善课程体系与工作机制;强化师德建设,优化教师研培体系;创新传播矩阵,提升品牌辐射力。

  宋浩成在交流发言中指出,绍兴文理学院长期深耕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通过多维度探索构建“三贯通·四衔接·五协同”市域一体化范式,课程思政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学校依托越地文化与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主编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市域实践》近期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系统性实践样本,持续为“绍兴方案”积累经验。

  会议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集中展示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果。现场公布13所高校牵头、80余所中小学参与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培育对象名单”,及以陈红为组长、杜坤林和骆新华为副组长的“专家指导组成员名单”;杜坤林与骆新华代表编著方,向作者代表、区县教研员代表赠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市域实践》新书;于军、宋浩成、胡波、赵新鸿分别为“越思政”金课、课程思政优秀课例、“大思政”育人品牌、“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研学成果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丁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童侠、诸暨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孙田宇也分别作交流发言。丁菁介绍该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童侠分享鲁迅小学以“大先生、大品牌、大格局”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四年探索;孙田宇则阐述诸暨市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大思政课,从资源整合、队伍建设、实践创新三方面构建特色育人体系的做法。

  会议第二阶段举行了“真理的味道·越思政”金课展示暨协同教研活动,由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骆新华老师主持。浙师大附属绍兴镜湖灵芝小学柳青、绍兴市第一中学茹奕蓓以“寻水脉承文脉——循迹浙东运河”为题,分学段展示“情感启蒙—思想筑基—素养提升—使命担当”的递进式教学设计;海亮外语中学娄丹围绕“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共富”,呈现基于布鲁姆理论的四阶育人方案;嵊州市城北小学金培培、嵊州市城关中学马峥炜、嵊州市长乐中学应芳芳则以“民情日记的民生答卷”为主题,结合嵊州本地资源,展示小初高各学段如何通过情境教学、研学实践,引导学生感悟民生与民主内涵。

  参加活动的还有绍兴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培育对象牵头高校相关分管领导和负责人,绍兴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各区、县(市)教育局相关处室主任和各学段思政教研员,获奖教师代表,全市第四批大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及绍兴文理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


文字:徐兴念 顾锌伊 编辑:伍环 赵晗宇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