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园速递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速递 >> 正文

我与“陈祖楠式”的好老师面对面|“绍大夜话”第三十一期之“青春夜话”第二十三期开讲

发布日期:2025-04-14    来源部门:团委     点击次数:

  4月10日晚河东校区“祖楠班”办学成果展厅,副校长柳国庆携5位我校首届教学荣誉奖获得者——“陈祖楠式”好老师参加“绍大夜话”第三十一期之“青春夜话”第二十三期活动,与祖楠班、各类师范专业学生代表一同畅谈卓越教师的成长。学校办公室、学工部、教务处、团委、教师教育学院等部门、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新时代师范生的教育思考与职业规划

  交流分享中,学生代表各抒己见,展现出对师范专业发展的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彤同学敏锐洞察到教师知识广度在人工智能浪潮冲击下所面临的挑战,坦诚地吐露了自己身处AI大潮中的忧虑与思索;鲁迅人文学院祝张艺同学认为一名优秀的师范生应当兼具高情商与高智商,提出“如何与学生、与家长构建良性关系”等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大家对师范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注;蔡元培艺术与设计学院瞿婧同学结合自身经历,针对公众表达时普遍存在的紧张心态这一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期望能寻求到有效的解决之道;外国语学院叶佳怡同学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探讨教师角色张力下的权威建构与亲和力调适的辩证关系,为教师角色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薛权罡同学从小立志成为教师,在大学的教学实践、志愿服务过程中愈发意识到教师要有更严谨的态度和更灵活的应变能力以面对学生的活跃思维和问题,教师教育学院陈杨杨同学则将目光聚焦于现代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范式,展现了对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关注与深入探究。

“陈祖楠式”好老师的共情解惑与传经送宝

  互动环节,在场的老师们结合师范生的困惑,一一给与针对性建议。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赵伟强老师直言教师这一职业赋予他丰沛的精神世界,领悟到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他以“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寄语同学们,强调从素材积累到教学设计的全流程中,持续的勤奋是卓越师范生不可或缺的素养。

  教学新秀奖获得者、人文学院王玉洁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共情教育”理念。她认为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成长轨迹,记录教学点滴,对学生及其家长换位共情,也要主动搭建沟通桥梁,通过共情实现理解共鸣,让教育更有温度。

  教学示范奖获得者、数理信息学院朱敏杰老师针对每个问题以精炼的语言回应,用六句话传递教育智慧:“做最真诚的自己,生活和职场都会开花”“要与AI赛跑,但可以不跑同一个赛道”“不要着急兑现学习的效益,就会爱上学习”“保持童心,就可以和学生同行”“你可以和自己较劲,也要和自己和解”“若无法兼顾所有,请拟合一条多点位的曲线,可以获得最优解”。

  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医学院孙一勤老师以三个小故事阐释:优秀教师不仅须具备专业形象,更应成为价值引领者。她强调,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摇篮。“教育不是将学生塑造为知识海绵,而应引导其成为思想淘金者,具备掌握抽丝剥茧探究问题本质的能力。”

  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尹军霞老师坦言即便拥有十余年教学经验,她仍会在特殊场合感到紧张。但通过不断积累与练习就可以做到自信地传递知识、从容地与学生们沟通。她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缺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雄英老师针对师范生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她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平衡整体教学与个体差异,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学。

  教务处处长方小利老师结合自身从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的经历,分享了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他鼓励同学们在面对内心恐惧与外界压力时保持勇气,并寄语“全心追求、做到极致就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陈祖楠精神”的精研深耕与薪火相承

  柳国庆表示,“陈祖楠式”好老师与师范生代表的交流是一场思想与心灵的对话。他与在场师生分享了陈祖楠老校长的三句话:一是我的“立德树人”的理想并不是仅仅希望学生有文明的习惯,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我希望学生中将来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二是卓越教师的卓越首先是思想品德的卓越。这种思想品德的卓越,说具体点就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三是进取就是要求师生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什么都要做得最好,力争上游,争取第一。他结合“祖楠班”发展历史,讲述了“祖楠班”设立的本质,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培养教育家、卓越教学名师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柳国庆提出,大学里遇到一位好老师会影响一辈子,同学们可以吸收“陈祖楠式”好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向卓越教师看齐。他对师范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站在成为未来杰出教育管理者、教学名师的高度,精心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二是要夯实学科专业根基,同时着力培养研究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三是要志存高远,以前瞻性的眼光预见未来卓越教师的标准持续深造,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与蜕变。他还表示,学校将始终坚持“祖楠班”设立初衷,严格依照卓越教师的标准,科学规划师范生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四年一贯制的实习机制,为同学们搭建更高、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编辑:赵晗宇 严许媖

  • 党政管理机构
  • 纪检监察机构、群团组织
  • 教学机构
  • 教辅机构
  • 附属单位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