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园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疫情防控不松懈,科研创作正当时——人文师生“宅”得项目,“宅”出论文

发布日期:2020-03-30    来源部门:人文学院     点击次数: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使大学师生以“居家学习”的方式开启了新学期。人文学院学工、学生一线师生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一方面减少出行、阻断疫情;另一方面开展科研、积极创作,“宅”得科研项目,“宅”出学术论文。

   科研立项新突破学院辅导员解晓龙老师获批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辅导员专项)项目。36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示了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专项)评审结果。本年度共有200项项目通过专家审核,解晓龙老师之前申报的《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成功入选。解晓龙长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十分注重围绕本职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对于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钻研和思考。该项目立足于习总书记在20193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关于“发挥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要讲话精神,旨在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作出有价值的积极探索。

 

  另外,研究生苏冉获批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地方特色项目。3月19日,绍兴市哲社规划项目2020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学院2018级研究生苏冉申报的地方特色课题《<伤逝>改编作品的类型与风格研究》成功入围。苏冉介绍,该课题拟从系统整理研究《伤逝》改编作品的文献入手,探究《伤逝》是如何被改编成为影视剧作品的,深入分析《伤逝》改编作品的类型与风格,深化相关学术研究。据悉,针对该项目苏冉及导师卓光平博士可谓积累深厚,至今已累计发表出版了7项相关主题的论文著作。为了增加立项的机会,苏冉利用居家学习的时机反复打磨申报材料,潜心征求导师的研究建议对本子进行反复修改。此次立项不光彰显了她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更是她“居家学习”不放松的珍贵成果。

 

   学术论文新成果。人文学院副教授卓光平介绍,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不仅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他指导的今天剧社原创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的现场排练计划。但他充分利用假期这段时间对今天剧社、大学生越文化研究会近20位同学的科研论文进行了指导。目前,他指导十余位同学在《名作欣赏》杂志上开辟了“鲁迅与世界文豪:跨时空对话”和王阳明研究两个专栏。其中,“鲁迅与世界文豪:跨时空对话”研究在《名作欣赏》2020年第1期、第3期上发表,王阳明研究共三组文章分别在《名作欣赏》2020年第2期、第4期、第5期),总共22篇。目前,这两个栏目已成为该刊的品牌栏目,受到该刊编辑部的高度重视。

   科研活动新进展。在校期间,人文学院学生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项,参与学生达86人,人文学子居家期间不仅做到了“停教不停学”,而且积极贯彻“停教不停研”的理念。在缺少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导师的当面指导和安静的学习研讨环境,以及无法进行团队的面对面交流等情况下,同学们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科研探索。所有项目至今进展十分顺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但打乱不了人文学院全体师生投入科研的决心。人文学院作为学校的科研先进单位,始终坚持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孕育名师、培养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学师生宅家是贡献防疫,更是自我提高的机会。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