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暨“鲁迅与越地名士:跨时空对话”系列活动——“慷慨狂放:从陆游到鲁迅”青年学术工作坊在绍兴鲁迅故里三味书屋举行。这场植根越地文脉的学术盛会,将课堂搬至鲁迅早年求学之地,让千年文化记忆在实景中苏醒。近40位来自高校与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文化界人士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留名青史,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与豪迈激昂的家国情怀影响深远;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则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批判精神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担当,成为“民族魂”的象征。跨越八百年的两位文人巨匠,虽处不同时代,却共同展现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当。
本次工作坊打破传统学术研讨模式,将历史与现实、学术与大众、课堂与社会深度融合,让理论教育在实景中深入人心。现场,18位青年研究者化身文化传承的探路者,从生命意识、文本书写、精神特质三大维度展开深入探究。他们或追溯二人与越地的深厚渊源,剖析从早年求索到晚年怀乡的人生轨迹中蕴含的越人风骨;或细读《咏梅》与《野草》、《稽山行》与《社戏》等经典文本,探寻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在文学创作中的传承脉络;或比较二人“慷慨狂放”的个性人格、崇史尚实的精神特质,揭示越文化对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塑造作用。
“这是一场‘青春学子版’的‘大师对话’、一场‘绍兴本土版’的‘大师对话’,同时还是一场‘文脉传承版’的‘大师对话’。”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绍兴市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卓光平认为,以青年学子为主体,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凭借青春视角开展鲁迅与越地名士的跨时空对话,梳理鲁迅与越地名士的精神关联,探究其对越学文脉的内化、传承与开拓,激发学术灵感,为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青年力量。
据悉,该系列活动此前已聚焦大禹、勾践等多位越地名士与鲁迅的跨时空“对话”,未来还将持续深挖越学文脉,推出王充、徐渭等更多越地名士与鲁迅的跨时空对话主题活动,让“鲁迅与越地名士:跨时空对话”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记者:赵婧赟)
原文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511/18/content_61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