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无我,无愧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昨晚,风则江畔,阳明文化的光泽,洒落在校园,滋润着人们的心灵。绍兴文理学院阳明剧社阳明文化传习展演在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上演。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阳明心学大会的专家学者、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阳明文化传习研讨营的青年学子以及绍兴文理学院师生6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观赏了这场融学术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昨晚,风则江大讲堂掌声阵阵,经久不息。阳明剧社阳明文化传习展演,创新性地将严肃的学术探讨与生动的文化展演有机结合,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研讨模式,使抽象的哲学智慧变得可感、可触、可亲近,让现场的人深深震撼。阳明剧社的学生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将阳明心学的精髓向人们娓娓道来,让人们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享受阳明文化的沐浴。学生演员表演的经典原创剧目《吾心光明》,再现了王阳明在平定宁王之乱后,虽遭构陷、举世非之而不悔,最终悟得“致良知”之教,发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生命绝响的动人历程,深刻诠释了其崇高的精神境界。
今年阳明剧社首演的原创话剧《阳明弟子浚河记》则别开生面,改编自阳明先生散文《浚河记》,讲述了弟子南大吉任绍兴知府期间,面对豪绅侵占河道之困局,在王阳明心学智慧的启迪下,以“事上磨炼”的实践精神,巧妙劝导、唤醒良知,最终成功浚通河道、造福百姓的故事,生动演绎了“知行合一”的实践力量。情景朗诵剧《少年阳明》则聚焦圣贤初心,通过王阳明从幼年聪慧、少年立志到青年入仕的成长片段,展现其不凡的志向与追寻“成圣”之路的赤子之心。
“这种寓教于乐、融理于情的传播方式,让沉寂于典籍的哲学思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阳明智慧从书斋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与践‘习’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创新经验。”绍兴文理学院王阳明研究中心主任、阳明剧社指导老师卓光平说。
绍兴文理学院阳明剧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以话剧艺术为载体,深耕绍兴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积极探索对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剧社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千古一圣王阳明》《吾心光明》等系列原创历史话剧,已成为校园文化品牌。相关剧目不仅多次走进中小学,累计演出十余场,曾受邀在2020年全国阳明心学大会期间展演,成为活化阳明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两次荣获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奖,入选浙江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节目。
绍兴文理学院阳明剧社原创话剧《吾心光明》《阳明弟子浚河记》及情景朗诵《少年阳明》等舞台作品,以其生动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阳明文化传习研讨营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首席记者 周能兵)
原文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pad/content/202510/31/content_61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