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务。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山区海岛县,共同富裕最鲜明的标识是山区海岛县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省社科联于2021年启动实施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组织社科专家团队、学者走出书斋、走向基层,做好“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两篇文章,以“社科情”助力山区海岛县“共富梦”。为推广社科赋能行动先进经验,传播基层社科联实践成果,“浙江社科”特别推出“浙里社科赋能‘一县一巡礼’”专栏,专题展示五年来各山区海岛县通过组织、协调社科赋能专家团队,促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突出事迹,总结提炼专项行动中的经验性启示和制度性启发,为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走深走实展现社科作为与担当。
“人间理想,只此松阳”,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的千年古县松阳,不仅是处州最早的建制县,更以7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盛赞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如今,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答卷。
自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开展以来,松阳县创新探索“借智造血”发展路径,五年来累计引进30余支社科赋能专家团队,构建起“地方+高校”智库联盟,打造独具特色的“3+1”圈层式赋能体系,以社科智慧破解山区县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小县大智”的特色赋能之路。

一、破题:山区县的“成长烦恼”
与社科赋能的“松阳解法”
“古村与茶香”是松阳最鲜明的文化印记。然而,这片被时光浸润的土地,也一度面临茶产业附加值低、古村产业活力渐失的发展阵痛。为破局突围,松阳携手赋能单位打造“需求导向、精准滴灌”的智力支持模式,创新构建“3+1”圈层式社科赋能体系,通过精准“订单”助力地方特色发展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社科智慧的新动能。
建强一个阵地:2022年,松阳县以“松阳之窗”规划馆为载体,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社科之家——“松风茶语”社科之家。该阵地依托“民情地图”信息系统,整合全县401个行政村2406张民情地图数据,建成覆盖县域90%以上民情、产业、人文资料的基础数据库,为赋能团队提供“一键调用”的调研素材支撑。
打通一套机制:建立松阳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县委党校、19个乡镇(街道)及社科机构资源,打造“课题从实践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的协同研究体系。通过“季度会商+动态调研”,每年征集“社科赋能需求清单”,推动学术研究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实现智库成果转化率达85%。
织密一张网络:2023年,松阳先后与省社科院、绍兴文理学院等机构合作开展“青年博士走进松阳”“文理松阳周”等学术活动,成立“文兴松阳”高校智库联盟。首批聘任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34名专家,按溯源研究、人文经济、地方产业三大方向组建攻关团队,建立“课题征集-联合攻关-成果落地”的全链条研究网络。

附加一支队伍:2022年,松阳成立“千人宣讲”松阳社科宣讲团;2024年10月,又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专家+学者+人才”宣讲团队。通过方言讲解、实景教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推出“宣讲走亲”“古城故事会”等沉浸式宣讲品牌,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获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全网传播量突破213万次,有效提升了社科成果的转化效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实战:从“纸上建议”
到“地上项目”的赋能图谱
共富工坊图:“启智”客家白老酒。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片区素有“江南客乡”之称,其传统白老酒酿造技艺面临品质不稳定、储存困难等发展瓶颈。2023年,松阳通过校地合作对接到绍兴文理学院袁油迪副教授团队,通过“五个一”帮扶计划深度赋能白老酒产业发展。团队开展3个月驻村调研,助力地方制定《松阳白老酒生产标准》行业规范,开展6期酿酒技术培训,覆盖从业人员120余人次。创新推出“非遗+现代”包装设计方案5套,在白老酒共富工坊示范点推广应用,带动周边10家酿酒作坊标准化改造。“我们不仅解决技术难题,更注重培养本土人才。”袁油迪介绍。团队采取“1名专家+3名本土技术员”的结对帮扶机制,确保技术落地生根。目前,首批标准化生产的白老酒比原来的出酒率提高50%以上。
茶乡创业图:研究院落户“绿茶之乡”。松阳约10万人从事茶产业。2022年,通过“社科赋能行动”专项课题,成功与浙江农林大学达成对接,邀请到鲁可荣、徐达等专家团队前来赋能指导。2024年,松阳与浙江农林大学携手共建松阳现代茶产业研究院,同时单独设立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开启了“校地协同 + 社科赋能”的“二次创业”双轮驱动模式。研究院围绕茶产业发展,在涉茶类文化遗产挖掘、品牌建设、茶村美学建设等14个细分领域开展赋能工作,有力推动茶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松阳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松阳茶产业链综合产值从2021年的130亿元增长至2024年超145亿元,香茶品牌在2024中国茶品牌TOP50中位列第27位。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2025年松阳将启动新茶叶市场建设,计划综合投资13.77亿元。接下来,通过各智库团队的赋能,松阳将不断完善茶产业链生态布局。
三、启示:山区县社科赋能的
“松阳公式”彰显“联”字效能
五年来,松阳县社科联持续在提档升级“3+1”圈层式赋能体系,通过“部门出题+乡镇点题+高校解题”三级联动,精准对接高校智库,实现全链条合作。在服务保障方面,创新"1+3+N"陪伴模式,即1名社科联干部牵头,3名部门联络员协同,N个专家团队支撑。累计解决调研难题42项,建立双周例会跟踪机制,确保课题实效。通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平台,近三年实现成果转化56项,助力松阳茶叶产值突破145亿元,不锈钢管、综合交通产业总产值分别达109.12亿元、75.11亿元,入选省首批现代化交通产业集群试点、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松阳县社科联负责人总结,“当高校的显微镜对准地方的痛点,学术的种子就能在田野里长出产业的花” 。

从“山区小县”到“智汇新地”的五年跨越,这场以智力为杠杆的“山区突围”,证明了一个道理:高质量发展的答案,既在山水间,也在笔墨里。未来,随着“山海协作(校地合作)”升级,更多“社科+”的“联动”故事将在松阳续写。(松阳县社科联 供稿)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osCwgpbnaW71uAevPDY4A?color_scheme=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