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媒体聚焦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绍兴晚报3月19日:绍兴再著《越绝书》 激活越文化不朽的生命力

发布日期:2022-03-20    来源部门:     点击次数:

  

  3月18日下午,《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在绍兴文理学院首发。《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规模最大的科研项目、浙江文化重大工程——新编《浙江通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通志》113卷中唯一以“文化”命名的卷。由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承担编纂工作,潘承玉教授组织科研团队成功竞标和主编、主撰,历经8年的艰辛耕耘,日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绍兴学术界献给绍兴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的一份厚礼。

  越国文化是越文化的辉煌开端,是先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文化的根脉所在,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立命根本。《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是首部全面、系统、准确记述越国兴衰史和越国时期各种历史文化的专题志书。它的出版,将从学术上进一步提升绍兴文化在中华文化、浙江文化版图中的地位,被专家学者们誉为“新时代的《越绝书》”。

  A

  展开越国历史文化

  灿烂长卷

  绍兴被称为浙江的“罗马”,《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是对浙江“罗马”之“古罗马文明”的集中梳理。

  越国文化是绍兴先民即当时的浙江先民作为南方独特的於越民族,将本民族的创造性和来自其他民族的先进理念结合起来,对浙江本土进行一次大开发,同时积极与其他民族展开竞争、融合,参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首次大一统,共同开创中华文明的元典时代,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有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共同印证的绍兴历史,是浙江历史乃至中国东南区域历史的辉煌开篇。从《越绝书》《吴越春秋》两部奇书算起,有关越国文化史的研究已长达2000多年。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清晰勾画出越国兴衰的历史过程,总结叙述了越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主要成就,向人们展开了越国历史文化的灿烂长卷。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共分越国文化的发祥基础、越国的兴衰、越国的农业、越国的手工业和商业、越国的城市和交通、越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越国的思想、越国的语言与文学、越国的艺术、越国的信仰与风俗、越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越族的流散与越文化的影响等十二章,附有大事年表,正文共计69万字。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详细记载了越国文化创造所遗存的越国历史本身的起迄。越国历史起于夏末商初,灭亡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绵延约1400年。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00年的约两百年是越国辉煌年代。公元前494年夫椒之战,越国遭受失败之耻,痛定思痛,此后走上复兴之路。汉代学者用“计然七策”“文种九术”概括其复兴方略,充满传奇色彩。清华简《越公其事》记载越王勾践推行“五政”,揭示越国灭吴崛起的关键。越国灭吴,实现中国东南地区暨长江下游地区的首次一体化,又北上中原,迁都琅琊,敦睦邻国,调处诸邦纠纷,较好地发挥天下霸主的作用。勾践之后,越国经历越王鹿郢和越王不寿时期共15年的过渡,迎来越王朱句与越王翳时期70多年的越国中兴与霸业延续;在经历持续15年的内乱之后,越王无彊时期希图再振霸业,但战略失误,拼命与天下三强中的齐、楚二强对撞,陷入楚国设计的内乱阴谋,在公元前307年遭遇重大挫败。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还详细记载了越国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工商业,越国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筑与交通,越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凡之处,越国的治国思想和军事思想,越国音乐、美术等艺术和各种越国的风情风俗等。

  翻开这部《越文化专志》,2000多年前的历史尽收眼底。书中配有大量的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及各种图片,让人们对越国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B

  艰辛耕耘 8年辛苦不寻常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的装帧在端庄、典雅中透着朴素。“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白纸黑字间,体现出潘承玉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对越国历史文化的执着守望和辛勤耕耘。

  绍兴文理学院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执行主编潘承玉,是明清文学和江南文化史研究专家。“《浙江通志》专门为越国文化设置了《越文化专志》一卷后,我觉得,这是对越国文化进行集中梳理千载难逢的机缘。《越文化专志》应该由绍兴文理学院来做,因为绍兴是越国的都城,绍兴高等学府决不能在这样的重大课题前缺位。《越文化专志》作为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面向学术界公开招标的仅有4卷之一,来自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图书馆、浙江大学等众多单位的众多专家,参与到《越文化专志》的课题竞标中。绍兴文理学院能够竞标成功,充分体现了绍兴文理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学校及市内相关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深厚积淀。”昨天,在首发式上,潘承玉这样说起了《越文化专志》的编著历程。

  《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2013年7月正式开始编撰,时间长达8年。2013年至2015年,潘承玉及其课题组花费3年时间,完成300多万字资料长编,在此基础上,于2017年12月拿出志书正文初稿;省方志办分别于2017年7月、2018年5月、2019年8月组织业内专家初审、复审、终审,在交付出版环节,又先后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组织专业力量进行5次审校和修改。在撰写、持续不断的评审和核校等环节,课题组持续得到浙江大学教授、《浙江通志》副总编童芍素,浙江大学教授、《浙江通志》副总编兼总纂李志廷等多位专家的悉心指导;课题组还调研、走访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湖北、湖南、海南省博物馆及几乎所有越国文物收藏单位和众多重要考古发掘现场,设法拍到或获得上万张珍贵照片。

  潘承玉说:“以‘胆剑精神’为标志的越国文化,是绍兴文化最深层资源、最鲜明特质和最亮丽底色。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做好《越文化专志》这部书,费心费神,做细功夫,免被后人所骂。”

  潘承玉和课题组成员几乎穷尽所有古今纸本文献、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在全面甄别、吸收前人成果以及海内外各种成果的科学成分,对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作出审慎澄清,将越国先民的文化创造智慧和不朽生命力重新梳陈于世。

  C

  开拓越学 一部宝书成富矿

  在昨天的首发式上,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的重大价值,认为它开拓越学,纵述史实,是真正的宝书、富矿,是新时代的《越绝书》。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汪俊昌说:“112年前,先贤鲁迅先生在出任我校前身——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学监伊始,曾向友人倾诉他的愿景,是‘开拓越学,俾其曼衍,至于无疆’。我校一直没有忘记办校初心,恪守鲁迅先生的教导,多渠道推进学术研究,多层次开展学术交流,多种方式彰显越文化价值的当代化,《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起到了开拓越学的作用,为当前的绍兴文化建设乃至新一轮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发挥新的基础学术资源作用,为省市文化决策部门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认为,《越文化专志》是绍兴文化挖掘、传承、转化、创新的一本“宝书”、一座“富矿”,是造福于世的扛鼎之作。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越文化专志》是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激活了越文化不朽的生命力。

  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邱志荣说,《越文化专志》是新时代中华文化越文化文献的新篇章,也是新时代的一部《越绝书》。它是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最新、最权威的学术成果,尤其在文史综合,考古成果的应用上取得了突破进展,弥补了前人、前著的空白。

  《浙江通志》副总纂、浙江省越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颜越虎认为,在《浙江通志》113卷的框架体系中,特设了一卷《越文化专志》,这是《浙江通志》中唯一以“文化”命名的卷。从地方志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升格记述,目的是为了突出浙江文化的地域特色,为了突出越文化这一内容在《浙江通志》框架体系中的显尊地位,为了突出越文化在浙江地域文化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浙江通志·越文化专志》成为当今越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当今越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叶志衡教授认为,《越文化专志》十二章,篇幅宏大,体例完备,“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书视野开阔,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分类科学、归属得当,很好地体现了当代志书编纂“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体例”的要求。

绍兴晚报记者 周能兵

链接:

http://epaper.sxnews.cn/sxwb/html/2022-03/19/content_11959_5882873.htm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