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媒体聚焦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绍兴日报9月27日:从鲁迅作品中汲取前进力量——“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发布日期:2021-09-28    来源部门:     点击次数:

    诗人林贤治曾说:“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9月25日、26日,在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位鲁迅研究专家,在绍参加“鲁迅与现代文化价值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鲁迅对现代文化价值重建的重要参照意义,发掘鲁迅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研讨会现场,不少学者认为,鲁迅作品从来源于现实,且是对现实问题的折射和反映。上海交通大学学者张全之提出,鲁迅的作品中反映的舆论主体、本体和客体,均可从社会现实中找到原型。鲁迅作品中有着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这些都是在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态进行细致观察之后展现出来的,对于当今的文艺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者黄开发梳理了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纯文学思潮,认为过度的纯文学化会使人陷入泥淖,忽视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鲁迅富有开拓精神,在纯文学散文大行其道时大胆逆潮流而动。”他说,鲁迅后来创作的一系列杂文,深刻书写了社会人生,体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00多年来,鲁迅的作品始终直击人心,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也成为一代代中国人骨子里的共同记忆。时至今日,鲁迅的作品依然发出阵阵回响。研讨过程中,不少学者多维度、全方位地解读了鲁迅作品中丰富的现实内涵。南开大学学者耿传明认为,鲁迅的文学和文化主张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学政治,为现代中国文化转型提供了不竭动力。

    来自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学者黄乔生从整理鲁迅抄写《法显传》的手稿出发,讲述了鲁迅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从中揣摩出鲁迅在沉郁的状态中独特的文化创造力——1916年,鲁迅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通过抄写《法显传》,与1600多年前的法显发生思想碰撞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法显之于鲁迅,正如鲁迅之于我们,鲁迅精神在今天也给了后人巨大的能量。

    当前,针对鲁迅的研究与挖掘也更加深入,不少研究者也由此出发,获得写作素材和灵感。来自绍兴文理学院的学者古大勇介绍了《阿Q正传》在当代的续写与重写。“当代多位作家通过正接、反接等方式续写、改写鲁迅作品,塑造出林林总总的阿Q形象。”古大勇说,这些作品或抒发心中块垒,或批判社会现实,展现出《阿Q正传》依然鲜明的当下性特征和当代价值。

    绍兴,诞育了鲁迅,也成为他日后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来源。“挖掘绍兴的鲁迅文化基因,更好地进行鲁迅的当代书写和当地书写,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秀明告诉记者,接下来,绍兴文理学院将在学术的基础上,加强对绍兴鲁迅文化符号的挖掘和利用。

    链接:http://epaper.sxnews.cn/sxrb/html/2021-09/27/content_11857_5081469.htm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