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全国方志馆业务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发布日期:2025-11-10    来源部门:鲁迅人文学院     点击次数:

  11月3—8日,全国方志馆业务培训班在我校顺利举办。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邱新立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郑金月,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国民,学校党委书记崔凤军致辞。国家方志馆综合部负责人刘黎主持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180余位学员参加培训。

  邱新立在开班式讲话中指出,方志馆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地标,对守护文化根脉、培育文化认同、拓展文化惠民具有重要作用。他就推动全国方志馆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出六点意见:要锚定政治方向,在理论武装上实现新提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完备的发展体系;聚焦质量核心,在展藏业务建设上展现新作为;驱动数字赋能,在创新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加强理论研究,筑牢事业发展的学术根基;深化合作交流,拓展方志文化服务边界。

  郑金月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地方志事业发展成效。全省深入实施方志强基、方志成果转化应用、方志数字化转型、方志文化创新、方志人才培育“五项工程”,已建成或启动建设方志馆76家,设立省级方志驿站63家、村史(志)馆1000余家,实现省市县三级数字方志馆“一网百馆”全覆盖。

  谢国民对全国地方志系统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绍兴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方志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绍兴持续推进“1+6+X”方志馆体系建设,建成绍兴方志馆、章学诚方志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阵地,圆满完成全国方志文化宣教基地建设试点。他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化与全国方志系统的交流互鉴,广泛汲取各方智慧,助力绍兴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

  崔凤军对中国方志办对学校的信任表示感谢。他指出,绍兴文理学院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研究和地方志工作,学校复建历史学科并陆续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绍兴这座古城中,绍兴文理学院将以更高的热情、更专业的姿态,为中国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由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绍兴文理学院鲁迅人文学院、绍兴市越城区史志研究室、杭州市余杭区地方志编纂研究室协办。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经验交流、现场教学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课程聚焦前沿,郑金月,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龚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陈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杨伟兵,故宫出版社社长、研究馆员果美侠5位专家从数字方志馆转型升级、博物馆建设与教育传播、方志文化精神等多个维度,为学员带来了极具前瞻性的理论滋养与跨界经验,深刻阐释了方志工作的时代价值,有效拓宽了学员的工作思路。

  作为本次培训的亮点,现场教学充分利用了绍兴作为“方志之乡”的独特文化资源。学员们专程赴绍兴方志馆、章学诚方志馆、鲁迅纪念馆、浙东运河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研学。在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的故居,学员们溯源问道,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人之传、一家之谱、一地之志”的文化积淀。绍兴方志馆作为地方方志馆建设的鲜活范本,通过丰富的展陈和细致的解说,让学员们深刻领略了绍兴方志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内涵。

  在经验交流与分组讨论环节,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室主任朱全红分享了绍兴在方志编纂、场馆运营与文化传播方面的探索与经验。来自上海通志馆、华阳国志馆、苏州市方志馆等单位的17位方志领域骨干围绕方志馆建设中的难点与创新点展开深入交流与分享,贡献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经验。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员畅所欲言,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凝聚共识、启迪思路。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通过理论赋能、实地见学与智慧共享,提升全国方志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彰显绍兴作为“方志之乡”的文化影响力及其在全国方志体系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为推动新时代方志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1077号 | 邮编:312000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