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风则江大讲堂第374讲“江南才子:明代中叶苏州文人群体及其地域文化圈”专题讲座在风则江大讲堂进行,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陈宝良,应邀作学术分享。副校长柳国庆主持讲座。


陈宝良围绕文苑:苏州文人及其文学风尚、艺苑:苏州文人书画的崛起、狂简:苏州地域文化圈及其特征、余论: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吴越比较等几个方面,为学生讲述了明代中叶苏州文人群体通过文学、书画的革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圈,其“狂简”精神与博雅风尚成为江南文化的代表等内容。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讲授生动、案例丰富,对学生更好的了解苏州地域、社会、文化等变迁曲折,和苏州文人群体等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整场师生上了极其精彩的一课。
讲座结束后,学生积极提问。陈宝良就“明代中叶苏州文人群体的精神核心特质对当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以及未来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精神成长有何借鉴意义”以及“苏州文人群体内部具体形成了哪些特殊的互动机制?这些机制又是如何通过“地域文化圈”的自我强化功能,最终实现诗文书画作品的经典化过程”等问题作了耐心解答。
柳国庆在总结中希望同学们传承这份精神:既要如苏州文人般,在文化的海洋中汲取养分,以创新为笔,书写时代华章;更要以陈祖楠老校长为榜样,秉持教育初心,在未来的讲台上,既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更做教育创新的开拓者,培育出更多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让师范教育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摄影:周晶 编辑:赵晗宇 张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