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辉教授做客风则江大讲堂讲授“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侦查学研究”

来源: 教师教育学院 发布日期: 2025-05-19 阅读次数:

  5月12日下午,由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主办,浙江省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检察理论研究基地、绍兴文理学院文化与教育法治研究中心、绍兴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承办的风则江大讲堂第375期讲座开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二级教授、犯罪治理研究院院长、侦查学专业硕博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杨宗辉教授作题为《刑事一体化视域下侦查学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胡云进主持。

  杨宗辉通过引介李斯特、安塞尔等域外学者的“整体刑法”“新社会防卫思想”等理论,对“刑事一体化”理论的历史源流作了介绍。他指出,刑事司法一体化理论既是学科体系的融合要求,更是实践运行的制度重构;从理论上讲,它旨在打破实体法、程序法之间的学科壁垒;从制度上讲,它要求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之间实现流程协调、理念一致。

  杨教授指出,侦查行为既受到刑事实体法的界定约束,又必须在程序法所规定的权限框架下运行,因此必须构建“三法合一”思维:即以刑法划定侦查的合法对象,以诉讼法明确侦查行为的程序边界,以侦查学实现操作路径与策略的合理选择。在对侦查理论具体构建的探讨中,杨宗辉指出,侦查学不仅应立足刑法与诉讼法的规范体系,还需深入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相关知识。他以有关“诱惑侦查”“心理接触”“非语言行为识别”等多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复杂案件侦办中,如何科学运用跨学科知识提升侦查质量与司法合法性的方法和路径。在讲座的最后环节,杨教授指出,在智能司法背景下,立案程序标准不应因技术进步而放宽,否则容易将治安管理手段与刑事侦查混淆,造成公权对私权的过度侵入。对于侦查权的性质,他认为应坚持其司法属性,强调侦查活动应受司法程序约束,防止行政权逻辑在刑事领域的滥用。

  讲座结束后,我校法学院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检察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晓山教授作总结致辞。


  


摄影:周晶  编辑:赵晗宇 张冉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6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