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建设,加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学科知名度、美誉度,打造“越文化”学术品牌,4月20日,我校在北京中华书局举办《国语汇校集注》新书发布会暨“早期典籍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范子烨研究员,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曹峰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罗家湘教授,全国高校古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吴国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若晖教授,唐山师范学院郭万青教授,我校优秀校友、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民镇教授等知名专家出席会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语》文献集成与研究”开题报告会专家组组长、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语》文献集成与研究”开题报告会专家组成员、上海大学邵炳军教授等专家在线参与研讨。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胡云进,学校人文社科处处长诸凤娟、鲁迅人文学院副院长刘亮及《国语汇校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语》文献集成与研究”首席专家、鲁迅人文学院俞志慧教授,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先生等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主任刘明先生主持。

胡云进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我校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向俞志慧的丰硕学术成果和无私教学精神表示敬意,向中华书局和与会专家对学校发展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期待此次新书出版成为我校与中华书局实现更高水平合作的新起点。

俞国林回顾了俞志慧与中华书局二十余年的学术合作经历,高度评价俞志慧多年来如太史公般“罔罗旧闻,论考行事”的史识和“上会稽探禹穴”的实地勘探精神。他指出,俞志慧的学术方法以及《集注》所展现的才力、才气与学术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4月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基础古籍深度整理”的要求,是体现新时代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高度的重要成果。

俞志慧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自己研究工作的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他简要说明了该书的撰著历程、学术方法及重要前期成果,还介绍了未来持续开展《国语》研究与普及的工作计划。
随后,与会专家从《集注》的具体内容、学术价值、对于早期典籍整理研究的范式意义,以及与俞志慧与我校的学缘、学谊等角度展开热烈讨论。专家指出,《集注》作为积作者二十年心力的名山之作,囊括传世文献、田野调查、域外文献和出土文献,具有一本在手,众本毕聚的集成性,是近年来经典古籍整理的上乘之作。专家表示,《集注》汇集诸家之言,出以己意,多处按断有理有据,深入腠理,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守正出新的学术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术进取精神,在这个热闹的时代尤须表彰。专家强调,《国语》研究始于作者近三十年前发愿研究“孔门四科”的学术初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宏大理论架构,可以总结出许多宝贵学术经验,如关于“语”类文体的开创性研究就为认识中国古代典籍打开了新的大门,此次新书出版定会极大推动《国语》和中国思想史研究。
专家发言结束后,刘跃进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指出,这是他本人第一次参加有校领导专程从外省赴京出席的学术成果发布会,正如多位专家已经提到的,绍兴文理学院二十年始终如一扶持文科学者循序渐进从事基础研究的良好学术氛围和踏实学术风气弥足珍贵、令人感佩。他希望《集注》成为传之久远的经典之作。
4月20日恰逢中华书局一年一度的“读者开放日”。会前,俞志慧还应邀为读者签售新书。列入中华书局《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的五册本《国语汇校集注》不仅是俞志慧二十多年研究《国语》的系统总结,更是中国早期典籍深度整理的创新实践。责任编辑汪煜先生总结该书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显著的范式意义:一、首次对现存《国语》版本进行汇校工作。二、首次对现存《国语》注解进行汇录工作。三、首次尽可能的辑录日本学者对于《国语》的研究成果,系统生动地展现了《国语》一书在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力。四、首次由现代学者全面考订《国语》,较之以往的单篇校订论文有量的超越和质的提升。学界普遍认为,本书文献价值、学术价值极高,是未来《国语》研究乃至先秦文史研究的基础文献与核心参考。

编辑:赵晗宇 严许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