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    English
    学生    |    教职工    |    考生
当前所在位置: 媒体聚焦
绍兴日报8月1日:打通产学研壁垒架起成果转化桥梁 “科技副总”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来源:纺织服装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02    点击:

  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人才强省”工作导向,滨海新区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举措与机制,引入并推行“科技副总”制度,努力让创新之花在企业绽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目前,滨海新区已精准选派14名“科技副总”深入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与经济发展搭建起坚实的智力桥梁。

  “所谓‘科技副总’,就是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一批应用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赴企业兼任这一职务,帮助企业针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项目凝练与研发攻关。”滨海新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一制度,新区推动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伙伴计划”,完善“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组织优势团队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促成科研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

  “科技副总”机制正为滨海新区企业注入强劲创新活力。位于滨海新区的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该公司深耕功能性、差别化复合纤维制造领域10余年,核心产品涵盖导电纤维、锦涤皮芯纤维、凉感纤维等特种功能性纤维,尤其是在聚乳酸特种纤维方面技术积累深厚。

  与凯泰特纤“精准对接”的是严俊峰博士。严俊峰作为绍兴文理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他长期致力于功能聚合物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及聚合物基纤维材料的研究,在纤维材料表面化学设计与功能改性领域拥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专业特长与凯泰特纤的技术攻关方向高度契合。

  早在2023年,严俊峰就与该公司开展了合作。今年4月22日,凯泰特纤和绍兴文理学院举行了产学合作签约暨科技服务队授牌仪式,并于今年5月正式聘用严俊峰为企业“科技副总”。任职后,他迅速带领科研团队,聚焦国家生物经济和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全力攻关高端医用无金属残留聚乳酸制备关键技术,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有望彻底解决传统含重金属聚乳酸的生物毒性问题。

  “我们通过高通量筛选与导向合成策略,精准调控乳酸聚合过程中的立体化学,成功制出无金属残留、分子结构规整、粘度均一且分子量可控的高纯聚乳酸材料,目标是应用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严俊峰博士介绍道。

  “‘科技副总’的加入,为我们突破技术瓶颈提供了关键助力,解决了单靠自身团队难以攻克的难题。”凯泰特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双方将深化合作,重点提升纤维品质并推进高值化利用,计划以生物基路线开发高品质聚酰胺56纤维材料,该材料可显著减少固体废弃物,降低碳排放达27%,该材料的研发高度契合国家碳中和战略,预计新增销售收入超500万元。

  创新合作的实践,正在向更多领域延伸。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王刚强教授在高性能纤维及功能面料研究领域功底深厚,浙江捷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专注于高性能与绿色环保的木质素磺酸钠系列分散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双方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2024年王刚强与捷发科技便建立了合作关系,至今在特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共同研发经验,联合承担产学研横向项目1项。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有效推动高校实验室与企业研发中心共建实验研发和检测平台,使产学研融合的根基愈发扎实。

  在此基础上,依托“科技副总”机制,双方计划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与环保规范、数字化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重点突破1至2项企业当前技术瓶颈,联合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推动高校技术在企业落地试用并形成初步产业化方案,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提升企业研发人员专业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多,‘科技副总’在高校与企业间起到‘黏合剂’的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滨海新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新区还将继续开展“科技副总”选聘工作,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类型企业,为新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企业注入发展动能。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李 君)

全文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c/column/202508/01/node_03.html



上一条:新华网8月2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成功救治两例极危重创伤患者
下一条:浙江网络思政中心8月1日:报告!“浙”里迷彩热血集结!

返回

教育部 | 浙江省教育厅 | 省教育收费监督 | 电子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 邮编:312000 | 浙ICP备05014572号-2 | | 浙公网安备330602000020号 |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