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夜话 | 同心筑梦话成长

来源: 校团委 发布日期: 2025-10-24 阅读次数:

  10月23日晚,“绍大夜话”第三十八期之“青春夜话”第二十九期在河西校区行政楼三楼中庭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黄坚与12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围绕文化交融、学业成长等话题开展深入交流。学校办公室、统战部、学工部、后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鲁迅人文学院祁雅婷(藏族)、土木工程学院许明康(壮族)、教育与心理学院甄紫涵(朝鲜族)、马克思主义学院黎子柔(侗族)等同学分享了本民族在饮食、体育、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特色,生动介绍了扎染、西兰卡普、朝鲜族美食及“三月三”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化学化工学院应盛逸(苗族)、商学院莫宁凤(瑶族)、体育学院廖陈伟(布依族)等同学从学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同专业学长学姐宣讲会”“开设少数民族体育课程”“暑期实训加强仪器操作”等建议;鲁迅人文学院彭菲(土家族)、数理信息学院张国峻(满族)、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范启航(白族)、智能工程学院雷昌载(畲族)、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康姝汇(蒙古族)等同学则结合个人经历,就传播中国文化、地域教育资源差异、学业基础提升、专业发展前景、学习环境适应等问题交流了困惑与思考。

  黄坚认真听取发言,并对同学们的共性问题逐一回应。他强调,少数民族身份是同学们的独特优势,应扎根于丰厚的民族文化,挖掘人文内涵,以专业知识讲好自己的故事,做好文化传播与保护工作。学校将会在课程设置、实习实践校园文化、社团建设等多方面,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持续营造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氛围,助力同学成长成才。

  活动尾声,黄坚勉励在座同学成为讲政治、有理想、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并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涵养家国情怀,做爱党爱国的表率;二要提升学习、创新、协调组织能力,做勤奋学习的标杆;三是珍惜师生友谊,做民族团结的使者。


文字:陈佳艺  摄影:周晶  编辑:赵晗宇 张冉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 |  浙ICP备050145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602000020号